2025-14-23
近日,山西同翔印務有限公司里機器轟鳴,嶄新的350型電子軸凹版印刷機高速運轉,色彩鮮艷的塑料薄膜在機臺上飛速卷過,變成了一卷卷精致的包裝成品。旁邊,600型高速制袋機則將這些卷材裁切、成型,一只只印有“奇強洗衣液”字樣的包裝袋被整齊輸出。工人們熟練操作,現場一派繁忙。
這是山西同翔印務有限公司的新變化。作為一家扎根本地的軟包裝企業,同翔印務順應市場需求,加快設備更新與技術升級,探索出一條綠色升級的新路徑。2300萬元的投資,讓企業從傳統制造的束縛中走出,向綠色化、智能化方向轉型。
新設備跑出“加速度”
公司在近期完成的設備升級中,350型電子軸凹版印刷機和600型高速制袋機成為車間生產的核心動力。副總經理劉水龍介紹,新設備投入運行后,生產效率和印刷精度顯著提升,每分鐘可生產300米高精度包裝材料,比原有設備的生產效率提升了兩倍以上,極大增強了企業對市場訂單的響應能力。
350型電子軸凹版印刷機在印刷速度、精度以及適應多種材質和復雜圖案上實現了技術突破。劉水龍說:“以前復雜的圖案需要多次印刷,現在一次成型就可以完成,既節省時間,又降低了成本。”600型高速制袋機能夠自動完成裁切、成袋等工序,不僅減少了人工操作環節,也確保了包裝袋規格的一致性和質量穩定性。
公司承擔了知名企業奇強塑料包裝的生產任務。以前遇到大訂單,生產周期長,容易出現延遲。現在新設備的高效運轉可以讓公司能夠按客戶要求準時完成交付,訂單處理更加靈活。
據介紹,此次設備升級投入涵蓋印刷機、制袋機以及自動化控制系統和車間布局優化。升級后的產能預計可實現年產值8000萬元,不僅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,也為企業擴大市場份額和提升核心競爭力奠定基礎。
新設備的應用,使山西同翔印務實現了生產效率、質量和市場響應能力的全面提升,形成了“速度+精度+穩定性”的新生產模式。劉水龍總結:“設備升級跑出了加速度,也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。”
節能環保“做加法”
伴隨著生產設備的全面升級,綠色生產成為山西同翔印務的重要抓手。
車間內,廢氣治理系統穩定運作,管道中的廢氣被引入高溫燃燒裝置處理,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排放,同時釋放的熱能被回收用于設備加熱。劉水龍介紹:“以前印刷機加熱主要依賴電力,成本高、能耗大。現在熱能可以回流使用,既節能又環保。”
廢氣處理只是綠色升級的一部分。在廠區,廢料回收站井然有序,邊角料和其他生產原料分類堆放,等待重新投入生產。據介紹,每批廢料都要經過分類處理,有些可以直接再加工,有些則集中送回廠內回收。員工們動作熟練,按照流程回收、堆碼,每一卷材料都有明確標記,綠色生產理念在操作細節中落到實處。
生產數據則通過控制系統,實時顯示溫度、壓力等指標。系統可以根據生產節奏自動調節熱能分配,保證設備在最佳狀態下運轉。節能和環保是每天都在車間里發生的事情。
公司為每位員工安排了綠色生產培訓,包括廢氣治理流程、熱能回收操作和廢料分類方法。技術人員通過實操示范和經驗分享,幫助員工快速熟悉流程。培訓中,員工們需要完成模擬操作考核,確保上崗操作不出差錯,每一環節都有明確標準和操作規范。
近年來,我國加速推進“雙碳”目標,包裝行業環保要求日益嚴格。劉水龍說:“如果企業不跟上環保趨勢,不僅成本高,還可能失去市場競爭力。綠色升級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,我們希望通過技術和環保理念的結合,讓傳統包裝產業走出一條符合現代發展要求的綠色升級之路。”
傳統煥發“新活力”
在設備更新和綠色升級的基礎上,山西同翔印務正推動企業整體產業升級,為本地制造業注入新的活力。劉水龍介紹,此次設備升級還推動了企業管理、工藝和人才體系的全面提升。
通過引入自動化控制系統和數字化管理平臺,生產數據能夠實時監控和分析,企業可以根據市場訂單靈活調整生產計劃,快速響應客戶需求。每一批訂單從接單、生產、質檢到發貨,全流程數據化管理,確保交付的精準與高效。
作為一家現代化軟包裝企業,山西同翔印務不僅為產品提供包裝材料,也帶動了上下游供應商和物流企業的發展。企業的目標是通過技術升級和管理優化,把自身打造成產業鏈上的重要節點,和周邊企業共同發展。
山西同翔印務的升級改造帶動就業100余人,增加稅收和產業附加值,為臨猗縣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。公司綠色、智能化的包裝生產模式不僅滿足本地市場需求,更進一步推動產品在全國市場上走得更遠。
在山西同翔印務推進綠色升級、智能化改造的過程中,企業的穩步發展折射出臨猗縣在重點項目建設上的強力推動,顯示出臨猗縣在項目建設上的有力支持。縣域通過完善基礎設施、優化服務保障、協調解決建設難題,為企業高效運營創造了優質環境。
與此同時,臨猗縣還推進了一批重點產業項目:潤澤極康科技年產智慧移動醫療終端產品項目、長佑科技年產LED顯示模組和液晶顯示芯項目、庫迪咖啡年產30萬噸水果深加工項目、山西五味坊食品年產1萬噸果品深加工項目等。
企業的成長和成效成為展示臨猗縣經濟活力與發展潛力的重要窗口,也吸引更多優質資源匯聚,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。